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北疆纪行
发布时间:2013-10-13 03:29:04 作者:吕金梁 发布者:lvjinliang 浏览次数:2472  类别:在线阅读  
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罗庄区政府


 

北疆纪行

新疆的地理特征是“三山夹两盆”,新疆最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最南部为昆仑山系。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系之间为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称天山以北为北疆。20079月的一天,我们从济南遥墙机场乘坐飞机,来到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开启了难忘的北疆之旅。

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魔鬼城——五彩滩——布尔津

到了新疆才知道中国之大。新疆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景点之间的距离动辄百十公里。在新疆旅游,坐车的时间远长于在景点游玩的时间。导游告诉我们,从乌鲁木齐到布尔津有10个多小时的车程。汽车在无垠的旷野里风驰电掣。虽然随车的导游费尽心思,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着新疆的风情,但长途奔波,许多游客还是昏昏欲睡。我向来是坐车不打盹的,何况满眼都是从未见过的异域风情。两旁的庄稼地里,生长着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作物,而让我大开眼界的还是那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棉花和金黄耀眼的向日葵。与内地比起来,它们植株矮小,但种得茂密,长得旺盛。棉花已经开始吐絮,绿海中泛着雪白,仿佛蓝天上蠕动着白云。每年金秋季节,全国各地的农民工从四面八方涌来,汇成浩浩荡荡的百万大军,参加拾花大会战,掘金大西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军垦新城石河子。这里处在风情浓郁的“丝绸之路”上,原本是古老的游牧区。早在乾隆年间就有小量兵屯开垦,以后召集民众垦种,逐渐形成村落。后因战乱,群众大部分逃往他处。19502月,陶峙岳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犁”,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世界奇迹,成为“屯垦戍边”的成功典范,创建了比共和国小一岁的“戈壁明珠”石河子新城,这里还曾一度为新疆建设兵团总部所在地(后迁乌鲁木齐)。

车窗外的景色发生了变化,绿色减退,土黄色跟至,戈壁滩!寸草不生的戈壁滩毫无阻拦地涌入眼帘。不知谁喊了声“克拉玛依到了”,大家马上来了精神。这里没有想象中高大的油井,不远处的戈壁滩上,林立的钢铁巨人正在同一节奏中不停地点头哈腰。这就是抽油机,俗称磕头机,很形象。随着油田储油量的减少,数百米的深井方能见油,由于压力不够,需要注入水和水泥增加压力,并用磕头机才能将宝贵的石油抽上来。

“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到这里来驻马我瞭望过你,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大海,我只好转过脸向别处走去。啊,克拉玛依,我不愿意走进你,你没有草也没有水,也没有人迹。啊,克拉玛依,啊,克拉玛依,你是饥饿的土地,啊,克拉玛依,我离开了你……”看着成片成片的油田,耳畔便响起了脍炙人口的《克拉玛依之歌》。“克拉玛依”维吾尔语为“黑油”,源于黑油山。黑油山位于克拉玛依东北部,距市中心两公里多,是油苗露头的地方,因原油长年外溢结成一群沥青丘,****的一个高13米,面积0.2平方公里,油质为珍贵低凝油。这座黑色的沥青山以及地下埋藏的石油在这里沉睡了上亿年。直到解放前,一位名叫塞里木巴依的维吾尔老人,****次扣响了黑油山大门,他在山旁搭了个地窝子,从集油洼地捞取原油,骑毛驴往返于乌苏与黑油山之间,用黑油换取生活用品,供当地人点灯、膏车轴等。1955年,钻机的隆隆声唤醒了沉睡的黑油山,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使埋藏地下深处的石油源源流出为人民造福。伴随着新中国****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一座崭新的石油城市在戈壁荒原上拔地而起。为了纪念最早来这里开采石油的塞里木巴依老人,1982年克拉玛依市在黑油山竖立起近3米高的石雕纪念碑和一尊维吾尔老人骑着毛驴弹奏热瓦普的塑像。

克拉玛依的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石油、天然气通过西油东进的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内地,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所以各地的人都不要忘记新疆人民的恩惠,不要忘记那些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奉献的人们。这里最初的创业者大都是来自内地的汉族人,当初背井离乡,来到这不毛之地安家落户,艰苦创业,现在已经有了两代或三代人了,正如他们自己所戏言的,“我们为新疆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最荒凉的地方,却有****的能量;最深的地层,喷涌最宝贵的溶液;最沉默的战士,有最坚强的心”,这是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们的赞歌。可歌可泣的石油工人!

出了克拉玛依继续往西北行,个把小时后地貌发生了变化,平平的戈壁滩上凸起丘陵,冒出一个个极不规则的小山丘。原来我们已经到了魔鬼城了!全车人都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想亲眼见识见识这魔鬼住的城堡。

这里可真是不毛之地,方圆十余里,不见任何生机。一个个土丘,面目狰狞,形状怪异。风就像一把锋利的刻刀,将土丘随意雕刻成魔鬼钟爱的居所,人类在此只能小心翼翼地行走,生怕惊醒哪位鬼神,盛怒之下,将侵入者滞留此地,永世不得解脱。

魔鬼城,又名乌尔禾风城,远古时期曾为一个巨大的淡水湖。那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乔木茂密,灌木丛生,湿地水草,构筑出一派绿色的天地,剑龙、翼龙等远古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经过两次地壳运动,亿万年的风雨剥蚀,地表沟壑纵横,深浅不一,岩层千姿百态,形成今天的奇异景观,成为世界著名的两大雅丹风蚀地貌之一。雅丹,维吾尔语“雅尔丹”的转音,原是维族对沙土风蚀地貌的叫法,意思是“陡壁的小丘”,后演变为地理名词,意指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魔鬼城地面裸露部分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如危楼高耸,形似古堡;这里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那里像宏伟宫殿,傲然挺立。在起伏的山坡上,布满着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的各色石子,宛如魔鬼遗珠,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该地处于风口,四季多风,每当大风来时,黄沙遮天,大风在风城里激荡回旋,凄厉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故得名“魔鬼城”。由于景致独特,《卧虎藏龙》等许多优秀影片都把魔鬼城当作了外景地。

同属于雅丹地貌的五彩滩,却是另一番的惊艳,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雅丹地貌。五彩滩毗邻中国唯****入北冰洋、碧波荡漾的额尔齐斯河,与对岸葱郁青翠的河谷风光遥相辉映,可谓“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北岸是悬崖式的雅丹地貌,南岸却是绿树葳蕤,连绵成林,远处逶迤的山峦与戈壁风光尽收眼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截然不同的两种地貌巧妙糅合,构成浑然天成的奇境。真是令人惊叹!

五彩滩千沟万壑,千奇百怪。在夕阳的照射下,色彩斑斓,光怪陆离。时至秋日,五彩的岩石,碧绿的河水,金黄的胡杨叶子,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如同走进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我兴奋不已,边走边拍,不知不觉就到了彩滩的尽头。极目远眺,太阳已经缓缓消失在地平线下,落日的余辉映红了静静的额尔齐斯河,远处一座大桥横跨在河床之上,大桥的影子清晰地倒映水中,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图画呀!

集合的时间就要到了。我按动快门,拍下最后一张照片,恋恋不舍地往回赶,几次回头张望这人间奇景——五彩滩。

从五彩滩出发,车窗外的景色由单一的黄色变得丰富起来。落日的余晖洒在绿色的草原上,草原上散布着白色的羊群、深色的牛群和马群。经过一路颠簸,我们终于抵达布尔津县。布尔津为哈萨克语,意为“三岁的公骆驼”,主要是指布尔津河的欢快。春季水流湍急,布尔津河就像初次发情、口吐白沫、不顾一切向前冲的三岁公骆驼。

布尔津是处于我国最西北端的县城,距离乌鲁木齐大约780公里。高山逶迤,草原辽阔,水草丰美,自古以来就是西部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初到布尔津,我仿佛感觉到了异国。欧式风格的建筑,听不懂的语言,看不懂的生活方式。布尔津的河堤夜市是一个最热闹的去处。河堤夜市的美是实实在在的,从不给远方来客留有遗憾。每当夜幕四合,华灯初上,河畔灯火辉煌,吆喝声、音乐声、欢笑声,交织一起,走到哪儿都是人声鼎沸。伴随着极富韵味的喧嚣,游客们可以赏石,可以购物,也可以品味特色小吃,对游客来说后者也许更有诱惑力。这里到处都是烤鱼摊,热气腾腾。布尔津河中出产一种狗鱼,一尺长短,脑袋像狗头,无鳞少刺。烤鱼主要是以“狗鱼”等冷水鱼为主原料,以盐、孜然、辣面等为辅料烤制而成,烤出的鱼肉质瓷实、鲜嫩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当地特色,不可错过,既来之,则尝之,百儿八十一条,味道确实不错。喝的是嘎瓦斯酒,标签上是一位名叫吉娜的俄罗斯老太太。吉娜出身贵族,17岁便从俄罗斯来到新疆,至今已在此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她所酿制的嘎瓦斯甘醇鲜美,很受游客欢迎。老人性格开朗,为人和善,她所在的地方,通常人气最旺,因为好多游客是奔吉娜太太而来。为此,很多摊主乐意跟老人合作。除了经营嘎瓦斯,老人还做些酸奶卖。生意当然不是每天都红火,老人也并不因此患得患失,只是用慈祥的目光关注着周围一切。也许在她看来,挣钱并非生活的全部,只有在细细的品味中,生活才会显得充实。嘎瓦斯是一种盛行于俄罗斯、含低度酒精的饮料,颜色近似啤酒,尝过之后,不觉陌生,如同米酒一般。至于主食可以选择拌面、馕饼或手抓饭。桌子上方盖着巨大的罩子,一直到椅子底下,问过方知,当地蚊子体大凶猛,而且众多,为了安全,食客们要钻到罩子里才能放心进食。我未曾体验,只留下几分好奇。

布艺小娃娃、各种彩玉饰品、木刻的毡房、冬不拉工艺品……布尔津彩玉石一条街和夜市的烧烤区间隔着河滨路,这条路的两头还有两条小街,每条街不过500米长,一条街卖手工艺品,一条街卖水果和当地特产。就这么一片地方,每天晚上去吃、玩、购物的游客达到3000多人次。融和民俗风情园是一排独特的、有尖尖红屋顶的房子,现代气息浓郁。这里的装修以玻璃为多,里面陈列的各种物品都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的工艺品、土特产、药材、服装……漫步其中,恍若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旅游季节,每天晚上风情园门前都有文艺演出,当音乐响起,姑娘们随着节奏跳动时,游客们便自发地围成了一圈。露天的演出让游客们跃跃欲试,有几位实在忍不住的女士跟着两位姑娘跳起了维族欢快的麦西来甫,虽然她们的舞姿有些迪斯科味道,但收获的快乐一点都没有打折。布尔津河堤夜市处处飘荡着快乐,处处充满着生机。

贾登峪——图瓦村——喀纳斯湖——观鱼台——原始森林——喀纳斯河——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

翌日,天还没有亮,我们就急匆匆地穿越逶迤蜿蜒的阿尔泰山脉了。约至午时,徐徐转过一座峻峭巍峨的高山后,前面的色彩霎时绚烂起来。此时,我们已深深投入喀纳斯的美丽怀抱。

旅游车在贾登峪停了下来,景区就要到了。贾登峪是喀纳斯的门户,是通往景区的必经之路,海拔1600米。“贾登峪”在蒙古语是“贾登的房子”的意思。一个地方有了传说也就有了魅力,如果一个地方没有任何传说和掌故,就仿佛一个人没有过去,历史没有了沧桑。美丽的贾登峪自然也有美丽的传说。据说贾登是一位神奇的猎人,不但是捕猎高手,还是极具爱心的好人。他每天夜晚把捕获的猎物放在那些老弱病残的牧人门前。人们虽然都知道是贾登送来的,却从来没有见过他。就这样,日复一日过了几十年。忽然一天早晨,牧人们发现房前没了猎物,接着几天仍然没有,他们感到贾登可能出事了,便组织人员分头寻找。最后终于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位已死去多日的白发老人,身边还有狩猎工具。大家便猜测这就是贾登。人们感念贾登的恩情,满怀深情地埋葬了他,并在他的坟墓上盖起了一间木房子。从此,牧人们每年都会去贾登的木屋前祭祀,每年也都有专人将贾登的木屋维修一新,让贾登永远住在新房子里。“贾登峪”的名称由此传扬。听了这个故事,真的让人感动,它让我想起了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放眼看去,贾登峪一带奇石竞秀,绿松葱郁,白桦迷人。山林之下芳草青青,花海如潮;山林与草场之间鸟鸣蝶恋,珍禽跃跃。蓝天下牛羊成群,白色的毡房点缀在铺满鲜花的草甸上。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就是今天晚上的宿营地。我不禁怦然心动,这不过上神仙般的日子了吗?

换乘景区大巴,沿公路行进,无数次的左弯右拐,山的两侧到处是苍绿的西伯利亚冷松、落叶松、云杉、白桦。喀纳斯景区位于阿勒泰地区北部,西面和北面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接壤,东邻蒙古国,是中国唯一与三国交界的风景区,总面积10030平方公里。没到过喀纳斯,不算到过新疆。喀纳斯有“人间净土”的美誉,这里有最静的夜晚和最亮的星星,最遥远的村庄和最晶莹的心灵。

历史长河中,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草原民族在她温厚的胸怀、寥廓的臂弯里得以呵护和繁衍生息。

炊烟袅袅,奶酒飘香。我们来到了一个古朴而又神秘的图瓦村。图瓦村夹在两山之间,不宽的山谷,刚好供这么80多户人家居住。村中的小路向四周的松林延伸,一进入松林便了无痕迹。放眼望去,四周的山脉像是一双大手,将这个村庄呵护在掌心。由于山不高,山谷便显得开阔,村庄也显得安详。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由于木头小屋方方正正,村庄看上去也有棱有角。那些带有尖顶的、颇具瑞士风格的小木屋反射出一丝丝温暖的金黄色光芒。小屋旁边的松树三三两两地散落着,高大笔直。村中还长有白桦树,稀稀落落,因为枝干雪白,非常显眼,再加上蓬勃的树冠,酷似一把把巨伞。

图瓦人即是晚清《新疆图志》所记载的“乌梁海人”。这是一支古老的蒙古民族,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定居在深山密林中,沿袭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他们自称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士兵的后裔;成吉思汗死后就葬在喀纳斯湖,他们就是为成吉思汗护陵的。

我们走进了图瓦人的小木屋。不大的房间里收拾得井然有序。客厅正面的墙上有成吉思汗的画像,里屋的墙上挂着兽头骨、狼皮、狐狸皮、水獭皮和獾皮。进屋脱鞋上炕,低矮的炕上有好几张炕桌。好客的主人热情地端上酸奶、奶酒、奶茶、奶疙瘩、酥油、油饼等。在奶茶里加入适量的酥油和奶皮子,酥油入茶很快化开,飘起几朵金黄色的油花,奶皮子在茶中也很快被浸开,软软的漂在茶水表面。喝一口,顺势将奶皮子吸入嘴里一嚼,马上有一股美妙的酸味弥开。

趁着喝茶的功夫,男主人表演了图瓦人的绝技,让我们大开眼界。外形似笛子一样的楚尔,也叫“楚吾尔”,是蒙古族的民间传统乐器,也是汉朝时期在西域流行的“胡笳十八拍”乐器中的一种,用苇科植物茎秆掏空钻孔后调制而成,上面有三个孔。别看其貌不扬,三孔却能吹出五个声、六个音,甚是特别。吹奏方式更是少有,是开口吹的,靠舌尖来控制进入楚尔的气量,同时吹奏出两个声部——喉咙的振颤发出和声,舌尖的控制吹出优美的旋律,非常奇妙。男主人为我们演奏了《美丽的喀纳斯》和《黑骏马》,声音深沉舒缓、悠扬婉转,美妙而又神奇,仿佛天籁之音。

图瓦人拥有世界其他民族少见的“呼麦唱法”,即利用喉头压力产生不同频率的泛音,使得一人能够同时演唱多个声部。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我国《诗经》等古籍中记载的北方草原民族的一种歌唱艺术——“啸”,就是“呼麦”的原始形态。“呼麦”在内蒙古草原已绝迹了100多年,在新疆阿尔泰地区蒙古民族中,也濒临失传。

图瓦人大都爱酒。“一年之中,7个月冬天,5个月夏天”,这是图瓦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冬天,大雪封山,与世隔绝,酒便成了生活中的依赖。有人曾做过统计,图瓦村一年喝了45吨酒,按人口算,一人一天平均喝两瓶半。时间长了,每家屋后的酒瓶子便砌成一面墙,阳光一照,闪闪发光,成了图瓦村的又一道风景。

顺着林间小道,我们走近了喀纳斯湖。“喀纳斯”为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途径喀纳斯,见到这么美丽的地方,决定暂住几日,休整人马。成吉思汗喝了湖水,觉得特别清甜解渴,就问手下这是什么水?有一位聪明人机灵作答,说这是喀纳乌斯(蒙古语中是可汗之水的意思),众将士便齐声答道:喀纳乌斯。成吉思汗说,那就把这个湖叫做喀纳斯吧。

喀纳斯湖之美,美就美在她的山峦起伏。一弯深奥的湖泊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漫长的湖面如美丽的弯月,依山恋岭,清波涟涟。湖水时而碧波荡漾,清波拍岸,时而凝静安然,静若处子,秀美中透出宁静,处处散发着迷人高雅的魅力。喀纳斯湖之美,美就美在她远离尘世的喧嚣。林木葱郁,草地如毯,溪流清幽,在阳光的照射下,碧绿的湖水恬静柔美,宛如一位睡美人,静卧在雪山、森林之中,散发出迷人的神秘气息。喀纳斯湖之美,美就美在她多变的色彩。一阵清风过后,湖水被吹散出深邃的黛青色,与多彩的森林随风抒写着悠扬的秋曲;不多时,湖水又变成了静静的乳白色,像一块细腻如脂的和田美玉,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不知什么时候,一片白云悄悄地遮住了阳光,湖水又呈现一池沉静的深蓝,湖面一片氤氲,一片凄迷,轻轻地弹拨着、击打着游人们的心扉,如梦如幻,如痴如醉。成吉思汗的军师耶律楚材途经喀纳斯湖时,曾被这壮丽的景色深深打动,吟诗道:“谁知西域逢佳景,始信东君不世情。圆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这是有关喀纳斯的最早一首古诗。

我行走在湖畔的栈道上,久久地凝望着湖面,倾听着湖水的轻吟浅唱。我的灵魂被这一泓瑰丽辉煌而又波澜不惊的湖水洗涤着,激荡着……

喀纳斯的出名跟“湖怪”不无关系。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牧民把十几匹马赶到喀纳斯湖畔放牧。天气晴好,太阳暖洋洋地照着,牧人躺在离湖边较远的一片草地上,草香醉人,渐渐进入了梦乡。十几匹马或香甜地嚼着青草,或跑到湖边饮水。等牧人醒来时,马群不见了。牧人的心里紧张极了,他急忙奔到湖边一看,立刻惊呆了。只见湖边的水被染成一片血红色,岸边还遗留着一些杂乱的马蹄印。牧人没敢在湖边久留,慌慌张张跑回家去。据说,那喀纳斯湖怪硕大无比,出没无常,一口就能吞掉一头牛犊。它时常在湖边偷袭吞食牛马。到了1931年,有一位牧民正在湖旁放牧,突然听到湖中发出“隆隆”的声响。牧民一惊,忙放眼向湖中望去,就见平静的湖面上骤然掀起巨大的波浪,浪花飞腾翻滚,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红光。只见十几条巨大的红色鱼形怪物在水面上翻腾跳跃,搅得湖水汹涌澎湃,十分雄奇壮观。图瓦人说,其祖辈曾组织过两次猎捕湖怪的大行动。一次制作了一只大铁钩,以牛头为饵,牛皮为绳,将绳的另一头用20匹马拉着。等了一天,湖怪上钩了,他们便赶着马拉动,走了没多远,20匹马便累得口吐白沫,他们只好将牛皮绳绕在几棵大树上。谁料刚系好绳子便断了,****次行动失败。另一次是宰杀了十多头牛,用牛皮制成一张大网,用五只小船拖着大网绕湖而行,结果船沉网破,此次行动又以失败告终。

关于湖怪的传闻历来很多,但有资料记载的不多。其中一次记载是2003927日晚7时左右,湖怪两次现身在游艇附近。当时突然间从湖面跃出不明黑色庞然大物,****次是垂直跃出水面约10米落差,第二次是横向跃出,身长足有6米以上,两次间隔不到20秒钟,之后半小时,喀纳斯就发生了地震。另一次是在2007年的67号、8号,湖怪两次在湖面出现,被来自北京的游客拍下,当月被中央电视台和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数次报道,该游客还因这段视频获利数万元。201072日下午1519分,来自北京的游客朱晓全在观鱼台停车场附近登山时,突然发现在一道弯湖水中一条黑影在游艇间缓缓游动,朱晓全急忙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不明水生物游动的全过程。1530分,游动的不明水生物沉入水底。据在场的游客介绍,游动的不明水生物显然比游船还要长。之后国内外多家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不知是看到湖怪的人还是没看到湖怪的人编了首歌,名字就叫《湖怪歌》。歌词是这样的:“湖怪藏在水底下,人都不知道它是啥,它也不知道人是啥,有一天湖怪出来啦!湖怪出来啦!人不知道人是啥,它不知道它是啥。”现在多数观点认为喀纳斯“湖怪”其实是湖中生长的一种罕见的食肉类冷水鱼——哲罗鲑(大红鱼),其体型硕大、凶猛,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由深水游至浅水岸边捕食,能吞噬水中野鸭和岸边牛犊。喀纳斯湖最深处198米,到底隐藏着多少巨大的哲罗鲑难以估计。哲罗鲑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当它们在湖中跳起时,掀起的惊涛骇浪让有幸目睹到的游客大为震惊,湖怪来啦?!

我沿着河边的栈道,逆流而上,拐过几道弯,河面顿然开阔,湖水湛蓝透绿。那是上帝的恩宠,将最神秘的颜色赐给了它,像深邃的瞳孔,像晶莹的泪,像醇醇的酒,像一块从天堂遗落人间的璧玉。沿着湖边的山往上爬,两旁的草地湿湿的,滑滑的,飘逸出特有的芬香。贴着倾斜的陡坡,攀过怪石突兀的岩面,到达“观鱼亭”。观鱼亭与湖面的垂直落差达660多米,是观察“湖怪”的****位置。我站在观鱼亭里,矗立良久,虽没有见到什么湖怪,却见到了比湖怪更美的景致。蓝绸般的湖水,一直伸到远山的深处。远远望去,湖面上白帆点点,一只只小船好似一片片树叶在水面上飘舞。此时此地看到的喀纳斯湖,堪称名副其实的阿尔泰睡美人。那巍峨的雪山是她圣洁的玉冠,四周的森林花草是她七色的绣裙,游动的白云和蜿蜒的河水是她缤纷的飘带,依稀朦胧的薄雾是她神秘的面纱。她静若处子,楚楚动人;静静地俯视喀纳斯湖,我心已醉,却无以言表。

顺流而下,喀纳斯湖变成了喀纳斯河。河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雾气缭绕的林中,弥漫着松脂的浓郁香味让人陶醉。地面上尽是覆满湿漉漉苔藓的枯木腐枝,透出无尽的蛮野气息。不时有五彩的蘑菇俏皮地冒出小脑袋,似乎是在静静地观察游人们的动静。触手可及的云朵被湛蓝的天空映衬得那般洁白,犹如少女婀娜的裙裾,似乎要飘然轻抚人们的面颊。环湖小路从林中穿过,掩映在茫茫林海里,幽远而又沉静。从这里走过,能看到幼小的生命在树荫下倔强地生长;能看到笔直的大树直插蓝天。大树有一搂粗的,也有两三搂粗的;有的大树老了,倒下来,自己连根拔起,整个投入大地的怀抱,无声地倾诉着昔日的辉煌,就这样静静地躺着,慢慢地烂掉,直至变回肥沃的泥土。小树和小草就在它们倒下的地方长出来,蓬蓬勃勃。这就是自然的法则,生命的轮回,不需要谁去总结,只需要用心去感悟。大自然的庄严、肃穆,在这片原始森林里充分展示出来,令人不由自主地对生命产生敬畏。在大自然面前,人渺小得可怜,像草芥,像蚂蚁,充其量不过是漫漫红尘中飘忽不定的一粒尘埃。可世人偏偏高估了自己,“人无百年寿,常怀千岁忧”,尔虞我诈,哗众取宠,得陇望蜀,杞人忧天……实在是想得太多太多!

从林中,那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才是这片原始森林的主人。它能上到几十米高的树梢上觅食,能下到地上找水喝。凝重宁谧的林间,小松鼠如同黑夜里闪烁的灵光,从人们的面前匆匆而过。

这里的山上充满神奇。有时在一片茂密的草丛后,或者一段朽木下,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眼山泉正在流出清清亮亮的泉水,泉水顺着山坡,贴着地表,穿过林间的草地,流向湖里。这样的山泉在湖的两岸随处可见,虽是涓涓细流,却日夜不息,常年不断,为湖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源,为鱼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我在湖边的乱石缝里,捡到了一截朽木,捧在手里,如获至宝,这绝对是一段大自然的艺术根雕。中间有个眼睛一样透亮的洞,细长而又弯曲的两条根梢,恰似羚羊的两只犄角。这截木头也许曾在这高山密林里生长了几千年,躺在地上沉睡了几千年,又在这清澈的水道里冲刷浸泡了几千年,历经千难万险,饱受风雨沧桑,却又不经意间为我所发现。这也许就是上天对我喀纳斯之行的一份恩赐吧!

到新疆旅游,女士们随身一定要带上一把伞,除了遮阳蔽雨,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用途,那就是“方便”。在这茫茫的大沙漠里,一路颠簸大半天,谁还没有那方面的需要。车子在寸草不生的旷野上戛然停了下来,随着导游一声令下“全部下车,以车为界,男左女右”,整车人便忙不迭地呼呼隆隆下了车,站的站,蹲的蹲,各忙各的,就地解决。要是没有把伞什么的,那可真是春光毕露、现场直播啊。从布尔津乘车返回乌鲁木齐,途中需要穿越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它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央,是一片原始、粗犷、一望无垠的沙漠世界。这里沙丘连绵,沙浪起伏,宛如浩瀚的金黄海洋。这里有风和日丽、黄羊漫游、苍鹰低旋的静谧画面,也有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昏天黑地的惊险场景。中午黄沙烫手,可以暖熟鸡蛋;夜晚寒气逼人,酷似冰窟地窖。茫茫大漠有各种奇观异景,沙生植物以顽强的生命力在这干旱的沙坡上生生不息。绿洲里那些葱绿的梭梭、茂密的胡杨、沁人心脾的沙枣、飘逸羽叶的三芒草、富有药用价值的大黄、黄芪、“叮当”作响的铃铛刺、形似鹿角的苍劲梧桐,还有盘根错节的红柳,组成了一幅色、味、声、像并茂的大自然景观。在卡拉麦有蹄类动物自然保护区,活跃着野马、黄羊、野驴、野猪、狼、狐狸、跳鼠、娃娃头蛇、斑鸠、野鹰、沙枣鸟等百余种动物,这些飞禽走兽在大漠的草林中安居乐业、生儿育女。野马是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动物。由于数量稀少,西方一些动物学家早就宣布世界上不再存在野马。俄国探险家普尔于1876年率探险队进入新疆阿尔泰山南麓可可托海周边区域时,竟然在那里的“库卡沙依”小村买到一批特殊的马皮,同时发现一群群雄壮野马在戈壁上飞驰而过的矫健身影!野马耐渴,可3天饮水一次,感官敏锐,机警,凶野,善奔跑,幼驹出生后几小时就能随群奔跑。它们以野草、苔藓等为食,冬天能刨开积雪觅食枯草。野马体格健壮,性情剽悍。在沙漠、草原上,它们有时遇到狼群,并不畏惧潜逃,而是镇定自若地迎击狼群。有时它会突然发动进攻,向狼冲去;有时,迅速掉转身来,扬起后蹄猛踢。因此,狼都不敢轻易侵犯它。我们此行非常的幸运,既见到了悠然散步的野马群,又见到了匆匆而逝的黄羊群。

达坂城——坎儿井——高昌古城——火焰山——葡萄沟

出乌鲁木齐往东南行80余公里,有一座名闻遐迩的小城。它的名气,不是来自优美的自然风光,也不是来自醉人的民族风情;它没有惊人的古迹,没有特别的故事。它的出名,只是因为一首动人的歌曲:“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你的嫁妆,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

193711,“西部歌王”王洛宾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受委派前往兰州参加“西北战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此年,王洛宾所在的抗战剧团组织联欢会,一个头戴小花帽、留着小胡子的维族司机,唱了一首简短的维吾尔语歌曲。王洛宾敏锐的音乐神经被触动了,他用速记方法很快记下了这支歌的旋律,并请在兰州的维族商贩对歌词进行了简单翻译。其中有一句“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你嫁给我,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伴娘,赶着那马车来。”翻译成汉语后,王洛宾觉得“伴娘”不押韵,就改成了“妹妹”。优美的旋律配上质朴诙谐的歌词,简短流畅的《达坂城的姑娘》很快便传唱开来。那句“领着你的妹妹”的歌词在当时就引起很大争议,那位维族司机曾不满地说:“我们维族姑娘嫁人是不搭配妹妹的!”但事已至此,错就错了,时至今日谁也无法更改,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如今,达坂城除了美丽的姑娘,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座座、一排排巨大的风车,擎天而立,迎风飞旋,与蓝天、白云相衬,在博格达峰清奇峻秀的背景下,在广袤的旷野上,形成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达坂城位于中天山和东天山之间的谷地,是南、北疆气流的通道,这里年均有风天数达320天以上,风速一般为每秒3米至28米。这里的风猛烈到曾经吹翻过火车,真是一个天然的能量场。据说这个亚洲****的风力发电站可为乌鲁木齐市提供四分之一的电量。对面的风车静静伫立在晨曦里,巨大的扇叶缓缓转动。随手抓拍一张,竟然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继续前行,便进入素有“火洲”、“风库”之称的吐鲁番。这里气候极其干燥,但很久以来就出现大片的绿洲。这奥秘之一,就在于盆地上分布着四通八达、犹如人体血脉的坎儿井。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坎儿”即井穴,是当地人民吸收内地“井渠法”创造的,它是把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流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表灌溉、使用。坎儿井由立井、暗渠、明渠三个部分组成,在盆地边缘由高向低打若干口立井,再将立井逐次从地下挖通成串,水便从地下引出地表。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计有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公里,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临近吐鲁番县城时,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立井口。假如从高空俯视,这些土堆宛如珍珠串结的项链,妆点着吐鲁番这个古老而又焕发着青春活力的地方。坎儿井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勤劳的丰碑!曾因禁烟运动遭流放的林则徐在吐鲁番时,曾惊叹这一奇特工程,以为是“诚不可思议之事”。他对坎儿井大加赞赏,广为提倡。坎儿井的清泉滋润着吐鲁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良田。

高昌古城为回鹘王国的都城,位于吐鲁番东45公里处的木头沟河三角洲,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古城最早奠基于公元前一世纪,为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北史·西域传》记载“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汉唐以来,高昌经贸十分活跃,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由此传入内地。公元629年,鼎鼎大名的唐代佛教高僧玄奘,不畏杀身之祸,偷偷离开长安,西行取经,玉门到了伊吾(今哈密)。高昌王鞠文泰知道后,立即派使者将玄奘接到了高昌。高昌王每日在三百弟子面前跪地当凳子,让法师踩着他的背,登台讲经。十几天后,玄奘执意西行,高昌王苦苦挽留,并要以弟子身份终身供养玄奘法师,还要让全国居民都成为法师弟子,每日沐浴执香,洗耳恭听法师讲经。但玄奘坚持不允,两人相持不下。高昌王虽每日捧盘送食,礼仪有加,但玄奘滴水不进,以绝食表示西行的决心,直至奄奄一息。高昌王最后只好答应他继续西行,请求唐僧取经归来时,在高昌古城住上三年,受弟子供养,讲经授道。临行那天,全城僧侣、大臣以及百姓倾城相送,高昌王紧抱法师恸哭不已,还亲自送了数十里才回。这番情谊,令玄奘感动不已,对鞠文泰说:“决交河之水,比泽非多;举葱岭之山,方恩岂重。”告别鞠文泰后,玄奘经19年,行5万余里路,历130多个国家,终于取回真经,成就一代高僧。玄奘与鞠文泰的交往留下一段千古佳话,而高昌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法之城。

元朝末年,屹立了1300多年的高昌古城毁于战火。废弃之后,被日益蚕食,垦成耕地,大部分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已经荡然无存。在千年风沙剥蚀和人为破坏下,古城千疮百孔,满目疮痍。高昌古城已被农田包围,庄稼已种到城墙脚下。熙熙攘攘、满载客人的毛驴车在古道上轧出深深的辙印,扬起阵阵的尘土,更显得这座古城脆弱不堪,仿佛随时都会被沙漠掩埋。

从现存的残垣断壁中,仍然看出千年前丝绸之路上的无尽繁华。高昌古城遗址气势恢弘,分内城、外城、宫城三重,城郭高耸,街衙纵横。外城墙残存高约10米,残存墙基宽约912米,墙体外附有墩台。高昌城内可供参观的只有外城墙、内城墙、宫城墙、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留存较为完整的建筑,在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全城有九个城门。其中南面有三个城门,东、西、北面各有两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西门瓮城仍在。城中所有建筑全用夯土或土坯建造,门窗顶部多为穹窿形,类似现在吐鲁番的建筑。解放前,俄、德、英、日等国“探险者”曾来此盗掘,窃去大量珍贵文物。解放后,陆续发现一些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元龙泉窑瓷盘,还收集到一些小佛像、大陶缸。

站在城内的“可汗堡”台上,古城一切尽收眼底。我审视着眼前这片规模宏大、残破不堪的城垣,心中突然涌起一份感动。没到新疆的时候,只知道新疆有黄沙漫漫的沙漠盆地,却不知道在沙漠古道上还有这样一个矗立千年的城堡。如今,当我零距离接触这个遥远而又充满神秘的地方时,突然被那满眼的残垣断壁所震摄,被那漫天席卷的黄沙所迷惑,也被静静仰向苍穹的城堡所销魂。两千多年的无声岁月,会把很多东西销蚀得无影无踪。然而这座荒漠中的古城,仍然顽强地展现着昔日的辉煌!透过历史的长河,眼前的城堡奇迹般地复活了,穿越时空,我分明看到一个繁荣昌盛的国都,房屋星罗棋布,作坊林立,庙宇恢弘,街道阡陌纵横,商人驼队熙熙攘攘,梵音古乐绕城不息……对于这座古城,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什么东西也没有带走,只是心中多了一份莫名的沉重。它那无语的残破与恢宏将深留于我的记忆之中。

继续前行,感觉越来越热。抬头望去,但见前方赤褐色的山体横亘前方,红光闪烁,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云烟缭绕,犹如烈焰飞腾,火舌撩天。大名鼎鼎的的火焰山到了!一提起火焰山,大家便会想起《西游记》和孙悟空。孙猴子大闹天空,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火炭从天而落,便在吐鲁番形成了“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的火焰山。等到护送唐僧取经时,路过此山,孙悟空还要千辛万苦从铁扇公主那里借来芭蕉扇,三下扇灭熊熊烈火,否则“就是铜脑壳、铁身躯”,过得山来“也要化成汁”。

火焰山东西绵延100多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海拔平均500米,露出的地层以沙砾岩层和红色泥岩为主。经过岁月的侵蚀,风将红色岩石表面的红沙雕刻成缕缕火苗的样子,远看如同借着风威熊熊燃烧的大火。火焰山的确是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这里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沙窝里可烤熟鸡蛋。难怪古人发出“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的感慨。

现在研究认为,火焰山的火,来自地下煤层的自燃。这一带历史上确实有过烈焰熊熊的时候,这是因为构成山体的地层中含有煤层,有的煤层厚达11米,它们曾发生过自燃,近地表较厚的已经自燃殆尽,现在还可以看见那留下的紫红色燃烧结疤。关于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书上也有记载。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而当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次经过火焰山的时候,曾作诗《经火山》:“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一片乌云袭来,霎时间飞沙走石。据介绍,火焰山附近年降水16.6毫米,蒸发3000毫米。真是天公作美,常年无雨的火焰山今天竟然落下了雨点。我们赶紧拍照留念,匆匆上车。

火焰山上寸草不生,而它峡谷中的葡萄沟,却别有洞天,景色秀丽,是火洲里的“桃花源”。

葡萄沟南北长约8公里,宽半公里,居住着维吾尔、回、汉3个民族共约6000多人。一进沟口,铺绿叠翠,茂密的葡萄田漫山遍谷。溪流、渠水、泉滴,给沟谷增添了无限诗情画意,桑、桃、杏、苹果、石榴、梨、无花果、核桃和各种西瓜、甜瓜及榆、杨、柳、槐等多种树木,郁郁葱葱,遍布沟中,葡萄沟俨然成了“百花园”、“百果园”。一幢幢粉墙朗窗的农舍掩映在浓郁的林荫之中,错落有致。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荫房”排列在山坡下、农家庭院上,别具特色。吐鲁番的葡萄由于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再加上天山雪水的浇灌,个大粒圆,甘甜可口。新疆有首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全疆有名的四大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

“克里木参军去到边哨,临行时种下了一棵葡萄,果园的姑娘哦阿娜尔罕哟,精心培育这绿色的小苗。啊!引来了雪水把它浇灌,搭起那藤架让阳光照耀……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上个世纪80年代,关牧村的一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唱红了大江南北,不知勾起多少人的欲望和遐想。当年关牧村一炮走红后,有一天突然收到一位陌生的新疆姑娘的来信。原来,那是一个名叫阿娜尔罕的维族姑娘发来的。她说,自己和歌里唱的很像,原来的男朋友恰巧就是叫克里木,也是一个边防战士。因为克里木一心驻守边防哨卡,老是回不了家,两人见不了面,阿娜尔罕一气之下就写信与克里木断绝了关系。后来,听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被歌里忠于爱情的阿娜尔罕感动了,于是就主动写信给克里木,支持他驻守边疆。信中感激地说:太惭愧了,是《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挽救了我的爱情。
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葡萄下架,是吐鲁番最美的收获季节。数条葡萄长廊深邃,曲径通幽,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串串葡萄,举手可及。有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还有的碧绿如翡翠,五颜六色,翠色欲滴,令人垂涎不止。有的游客信步葡萄架下,尽情观赏珍珠般的葡萄;有的游客坐在葡萄架下,美美地品尝着新鲜葡萄。长廊尽头的碑石上,刻有“葡萄沟”三个鲜红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游人们争先恐后地在此照相留念。

路边,葡萄人家一户挨一户,院落大门与围墙一律穆斯林风格。我们随导游走进了一家院落,戴维族花帽的巴郎(维族小伙子)和美丽的古丽(维族姑娘)笑迎客人。古丽们饮的是天山雪水,吃的是新鲜葡萄,个个长得红唇大眼,身着传统的维族服饰,青春,靓丽,活泼,光彩照人!院子很大,左边一溜平房,外墙贴了白瓷砖,右侧一巨榻,木板搭成,铺了毯子,一排炕桌摆放中间,可坐二、三十人。坐榻上方是葡萄架,绿荫遮蔽。院子铺了砖,洒了水,环境整洁干净。房顶上有用土坯砌成的、高高的、四面墙镂空的葡萄晾房,新鲜葡萄架在晾房内,任凭八面来风自然吹干,让人着实感到好奇。

待客人坐定,葡萄、西瓜、哈密瓜一盘盘端上桌来,古丽忙前忙后照应客人,热情地招呼大家随便享用。在大家品尝瓜果之际,古丽换装出场,一袭粉色衣裙,音乐起处,翩翩起舞,旋转、挥臂、甩胯、扭动脖子,地道纯正、韵味十足的维族舞蹈魅力四射、扑面而来。都说维族人能唱会跳,真是名不虚传!说起新疆的舞蹈,以前也曾在电视上见过,但活生生的人影在面前摇曳,那种感觉截然不同。尤其是古丽那明媚可爱的笑容,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柔美妩媚的身段,摄人心魂。几个男游客早已气血上涌,心猿意马,蠢蠢欲动,希冀牵上古丽的小手尽情舞上一曲!

吃饱了,喝足了,歌舞也欣赏完了,大家便不由自主地涌向放满各种葡萄干的货架,争先恐后地掏钱购买,准备捎点正宗的葡萄干回家馈赠亲友。

葡萄沟深处,有一处游园,高大的门楼仿佛阿拉伯城堡,园内杏树成林,桑树遮日,芳草萋萋,绿树成荫,这就是阿凡提风情园。阿凡提是维族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他头戴一顶民族花帽,背朝前、脸朝后地倒骑一头小毛驴,周游世界,专爱打抱不平。阿凡提是智慧和欢乐的化身,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愁眉苦脸的人就会眉开眼笑。走进大门,迎面是阿凡提雕塑,胯下是那匹聪明的驴子。继续前行,有一座泥墙院子,院内竖一牌子:阿凡提故居。院中一辆木头轱辘车,车身是个简单的架子,可以用来拉干草。居室门楣,一片原木木板,亦书“阿凡提故居”几个大字。室内泥墙泥炕,铺几块旧毯子,摆设简陋,看来阿凡提一生过得也相当清苦。

天山天池——雪岭云杉——雪莲

游新疆不能不游天山。“天山高呀天山长,天山南北好风光”。在新疆人的心目中,天山是神山,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没有天山,就没有美丽富饶的新疆;没有天山,就没有戈壁滩里美好的家园。新疆的工农业用水,都是天山溶化的雪水。雪水汇成河流,所经之处,便形成沙漠中的绿洲,成为人们耕耘衣食的美好家园。

秋高气爽,金色秋阳照耀着美丽的天山,放眼望去,峰峦叠嶂,层林尽染。满山遍野,姹紫嫣红,碧绿金黄。沿着九曲连环的山路,旅行车开到半山腰,然后换乘索道,吱吱呀呀,摇摇摆摆,延伸向未名的高处。索道从杉树的尖顶上、从深深的山涧中、从奔淌的溪流边穿过,攀岩越壑,盘旋于松云蓊翠之中,浪花飞溅,声徊幽谷。山里的风吹过来,带来丝丝的凉意。

走出索道口,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拍摄着画面,不知不觉,美丽的高山明珠——天山天池便展现在眼前。

天山天池是一个海拔1980米、面积4.9平方公里的高山湖泊。东南面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博格达”,蒙古语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绰约多姿、平静清澈的湖水倒映着青山雪峰,高山平湖,相映成趣,风光旖旎,宛若仙境。
“天池”一名来自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新疆都统明亮在此题写“神池浩渺,天镜浮空”石碑,后人分别取“天镜”、“神池”首尾二字而来。“天池”古称“瑶池”、“龙潭”,是西王母会聚众神仙、举行蟠桃宴的地方。据《穆天子传》记载,3000年前的周穆王曾乘坐“八骏马车”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见了他。周穆王赠送大批锦绸美绢等中原特产,西王母则回赠了天山的奇珍瑰宝,并邀请周穆王游览天山名胜。周穆王亲书“西王母之山”,留作纪念。临别时,西王母劝饮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长寿,愿君再来。”唐朝诗人李商隐曾有诗提及此次盛会,诗云: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西王母特别爱美,喜欢梳洗打扮。她使了仙法,在天山划了3个天池,一个洗脸,一个洗澡,一个洗脚。这洗澡的****,便是大天池,洗脸的是东小天池,洗脚的是西小天池。这三个大小天池里全是天山上流下的雪水,水如玉汁,清澈透亮。偌大的三个天池专供王母娘娘一人享用,不让别人随意进入。西王母洗澡的地方还修了一个石门,派小白龙日夜看守。

这天池里本来有一水怪,因为西王母在开蟠桃宴的时候没有请他,越想越气,就兴风作浪,搅得天池之水沸沸扬扬,周天寒彻,让西王母无法洗澡。西王母大怒,拔下头上的宝簪向天池投去,化为一棵大榆树,镇住了水怪。按说这海拔近2000米的地方,榆树根本不能存活,可天池边的这棵千年古榆至今郁郁葱葱,根深叶茂,且池水再涨也到不了它的根部。人们称它为“镇海神针”,成为“天池八景”之一。

看守石门的小白龙也不老实。有一天竟悄悄地绕过西小天池,趟过东小天池,爬上大天池,要偷看王母娘娘梳洗。西王母觉察到小白龙的企图,就在天池边上把他点化了。于是,小白龙变成了大天池与东小天池之间的白龙峡瀑布。这瀑布银链高悬,烟水缥缈,发出惊天骇地的响声。据说这是小白龙向王母娘娘求饶的喊声。

西王母天天洗浴,越发年轻漂亮。伴侍她的玉女既羡慕又惊讶,于是在一个清晨,乘西王母未起床时来到天池。这时,海峰晨曦,天山绝顶冒出红日,万道霞光直泻池中,映照得仙境如幻如梦。玉女情不自禁,宽衣解带,披发跣足,投入天池,尽情畅游。西王母一觉醒来,寻到天池,猛见玉女下池畅游,怒火中烧,大喝一声。玉女心惊胆战,才爬上岸就被王母娘娘点化了,她的一头披肩秀发化成西山翠绿的云杉。只是玉女饱含冤屈,这云杉总是发出迫人的寒气,被人们称为“西山寒松”。

伫立天池边,只见池畔松林耸天,修竹含翠,满目美色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最让人养眼的,当属四周山腰上的“雪岭云杉”。你看它修长的枝干,翠绿的针叶,塔型的树冠,挺拔,整齐,俨然,很有气势,既有坚毅顽强的生命力,又有萧飒隽秀的才貌。真是:天造尤物雪岭杉,云雾缭绕渺碧潭。亭亭玉立梢挂月,池海仙女亦汗颜。

景点上,到处可见兜售雪莲的商贩。天山雪莲,又名“雪荷花”,是新疆特有的珍奇名贵中草药。生长于天山山脉海拔4000米左右悬崖峭壁之上,冰渍岩缝之中;那里气候奇寒,终年积雪不化,一般植物根本无法生存,而雪莲却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里傲霜斗雪,顽强生长。“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这种独有的生存习性和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天然而稀有,并造就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神奇的药用价值,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

雪莲是造物主赐给新疆的“仙物”,高山牧民在行路途中遇到雪莲时,会认为是吉祥如意的征兆,就连喝下雪莲苞叶上的水滴都被认为能驱邪益寿。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在3000米雪线之下根本找不到雪莲的踪迹。如果不加制止,不出30年,新疆雪莲就会从地球上彻底消失。贪婪的人们啊,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一睹雪莲美丽的倩影,请手下留情吧!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来,来,来——,我们美丽的田园,我们可爱的家乡……”短暂的北疆之行就要结束了,留给我的是美好的回忆和无尽的遐想。别了,美丽的新疆;别了,可爱的新疆,我还会再来的!

 

目录
 
北国风光
 

吕金梁作家简介  ------------------------------------------

目录  -----------------------------------------------------

印象平遥  ------------------------------------------------

云台仙境  ------------------------------------------------

五台山朝圣  ----------------------------------------------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

品读少林寺  ----------------------------------------------

古都开封掠影  --------------------------------------------

仰望龙门石窟  --------------------------------------------

千里白马驮经来  ------------------------------------------

七彩西南

行走在彩云之南  ------------------------------------------

九寨沟的水  ----------------------------------------------

桂林放歌  ------------------------------------------------

西北风情

敦煌敦煌  ------------------------------------------------

北疆纪行  ------------------------------------------------

西藏的心灵之旅  ------------------------------------------

在那遥远的地方:大美青海  --------------------------------

从西安到延安  --------------------------------------------

华东山水

皖东名胜琅琊山  ------------------------------------------

说凤阳道凤阳  --------------------------------------------

江西看山  ------------------------------------------------

东海名胜花果山  ------------------------------------------

梦里水乡看古镇  ------------------------------------------

杭州西湖与扬州瘦西湖  ------------------------------------

南国锦绣

江南三大名楼  --------------------------------------------

峨眉天下秀  ----------------------------------------------

畅游三峡  ------------------------------------------------

人间仙境张家界  ------------------------------------------

韶山冲与溪口镇  ------------------------------------------

雁荡三绝  ------------------------------------------------

海上佛国普陀山  ------------------------------------------

齐鲁风采

夏日畅游微山湖  ------------------------------------------

走马观花逛威海  ------------------------------------------

从景阳冈到狮子楼  ----------------------------------------

梁山怀古  ------------------------------------------------

东镇沂山春日行  ------------------------------------------

用心和脚丈量文明的距离  -----------------------------------

后记  ----------------------------------------------------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242.1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