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 濮阳市 >> 第四中学
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小说《岛》讲述了在爱琴海的布拉卡,有个叫斯皮纳龙格的小岛,上世纪初开始,流放着被判为死刑的麻风病人,他们和外界隔离,唯一联系的就是一个渔夫,他除了打鱼,还负责给岛上的人送一些补给品,因为他心爱的妻子(老师)伊莲妮在孩子十一二岁时得了麻风病,同时送上去的还有她的学生迪米特里,伊莲妮和迪米特里住在岛上一个简陋的小房子里,老师依然尽责地照看着这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则被隔在海的那一边,后来自己的小女儿玛利亚也得了麻风病,被送上岛时,伊莲妮已经死亡,老渔夫每周都用船给他们运生活用品,他远远地观望,悄悄地别离,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那叫真爱。可以说最真挚的感情不需要华美的词藻堆砌,质朴的行动已经把一切诠释。
老人的精神有点像《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人是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故事中还有很多值得称赞的人物。
玛利亚十一岁时,妈妈被送上海岛,姐姐脾气暴躁,懒散,自由。而她默默承担起家务,照顾忙碌的父亲,还有一个一辈子的朋友佛提尼,长大后的玛利亚没有想嫁人或嫁得远,她希望照顾年迈的父亲,姐姐嫁入豪门,放荡而没有责任心。被送上岛的玛利亚担心父亲,每周除了定期和父亲会面,再没有别的方法,只有把身心投入到对岛民的救助之中,后来与冒险登岛,临危不惧救助岛民的医生相恋,病好离岛后,玛利亚选择了和医生分手,原因只是医生所在的地方离父亲住的地方非常远,后来男友找了一个离他们较近的地方,婚后一直无子,而姐姐由于放荡被姐夫枪杀,姐夫关进了监狱。唯一的一个女儿被玛利亚领养,直至孩子成年。他们默默地守护着亲人,无怨无悔,而孩子由于无知和轻浮跑到了外地上大学,然后和一个英国留学生结婚,定居伦敦,不过时间会化开一切恩怨,让人懂得真爱是在血液里的。
这部小说给人最大感受:面对困境,一群人不是哭天抢地,而是隐忍和坦然应对。
有人说: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是明知道结局很惨却无法改变。但故事中的人明知道自己会死,但却把活着的时间装扮——尽量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集体的事,爱在他们手中传递,如老师和小男孩同时送到岛上,老师照顾着这个学生,老师死后,岛主把男孩领回了自己的家,岛主死后,小男孩已长大,他开始了老师的工作,接着教育被送上岛的可怜的孩子,岛主妻子临去世前,玛丽亚一直守候在她身旁,感觉岛上的这群人被人流放是孤独的,同时又是幸福的,每个人都在实现活着的价值,不白来世间一遭,也不蜷缩在角落糟蹋粮食,满满的正能量。
此部作品语言质朴,自然、社会环境自然融入情节中,里面讲述的希腊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有点像中国人的,不知是真的还是翻译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