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罗庄区政府
绵绵阴雨,又是一年清明节。回乡扫墓,倾听老人诉说家族里的抗日血泪历史。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制造卢沟桥事件,悍然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全国人民奋起抗敌。1938年2月,日本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坂垣第五师团主力坂本支队及伪军刘桂堂部约两万人,自胶济线南犯诸城、沂水、莒县,直扑临沂。国民党驻守东海、连云港一带的第三军团庞炳勋部,火速赶到临沂坚守。3月26日,日军集结1000余人,在十几门大炮的掩护下,绕道转至临沂城西义堂一带,伺机环攻取城。激战数日,庞部因兵力损失过大,已失去战斗力。庞炳勋率部南撤沭埠岭、黄山一线寻求补给,等待援军。时任黄山乡乡长、联庄会会长、特派员的爱国乡绅徐奎元(字梅亭)闻听庞部是抗击日军、保卫临沂城的部队,看到抗日将士伤残饥困,立即拿出家中的粮食、药品,为临沂的抗日斗争献上绵薄之力。后来,庞炳勋将此事报告政府颁令嘉奖,感谢徐奎元为抗日斗争不吝钱财的义举(“文革”中嘉奖令被毁)。
1938年3月,根据组织安排,丁梦孙以国民党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的名义,在临沂南乡三重村、丁庄一带宣传和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斗争。为了搞好统一战线工作,争取乡绅名流的支持,丁梦孙等人亲自前往南乡徐奎元家中。徐奎元掌握李庄、黄山、册山等多地的土地账簿册,当时只有拥有土地账簿册才知道老百姓手里到底有多少土地、该交多少粮食。徐奎元手中的账簿一时成为共产党、国民党和日寇眼中的香饽饽,各方都千方百计争取他。但朴实的徐奎元心里非常明晰,他对日寇犯下的种种恶行是万分痛恨的,在与各区代表开会时明确提出“宁死不当汉奸”,国民党军已经南撤,唯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真正为了老百姓的抗日队伍。当丁梦孙表明来意后,徐奎元当即欣然答应。为了掩饰身份便于开展工作,丁梦孙又主动提出拜徐奎元为义父。从此,丁梦孙便以货郎的身份,一面带着徐奎元的粮食批条为前线筹措粮食,一面通过徐奎元引荐,结识其他乡绅,发展苏北鲁南地区抗日组织。期间,并介绍徐奎元秘密加入共产党(因临沂城抗日斗争形势需要和徐奎元的特殊身份,一直并未公开)。同年3月中旬,徐奎元与丁梦孙一起参加了在丁庄小学召开的“第五战区临郯青年救国团”成立大会。青年救国团成立后,丁梦孙考虑到自身安全,白天在丁庄、三冲、册山一带以货郎身份为掩护开展工作,晚上便悄悄返回徐奎元家中吃住,长达一年之久。后来随着丁梦孙的抗日队伍越来越壮大,徐奎元便献出了手中的土地账簿册,从而解决了抗日队伍后勤保障问题。随着黄山一带抗日队伍的稳定壮大,徐奎元又将丁梦孙介绍到其亲家所在的庄坞一带开展工作。丁梦孙非常感谢徐奎元为抗日作出的突出贡献,希望他出任青救团内职务。忠厚朴实的徐奎元出于各方面原因给予婉拒,引荐自己的孩子徐洪恂、徐洪贵两位热血青年参加了丁梦孙的临郯青年救国团早期组织。因两人表现突出,经丁梦孙推荐,派他们到司贺峰、何建华和王伯英组建的“山东农民抗日自卫团”深造学习。
1938年10月,徐洪贵、徐洪恂两兄弟怀着一腔爱国热血,带着丁梦孙的介绍信,前往农抗团驻地——老屯村。因农抗团第一期已经圆满结束,二人参加了第二期,并于10月20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开学。农抗团的成立给饱受日本帝国主义迫害的临沂人民带来了希望,但也引起了日寇的恐惧和仇恨。敌人把农抗团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妄图把它扼杀在摇篮里。1938年11月6日(农历九月十五日),日寇集中了9辆汽车,载兵200余人,黎明前由临沂城悄悄出动,从侧后驶来。汽车停在村东门外土地庙前,兵力马上散开。这时坐在最北面位置上的一区队一班长高秉田十分警惕,立即报告了何建华。何建华扭头向北仔细看去,果真是敌人的车队,当即命令队伍撤退。徐洪恂、徐洪贵二人借助房屋和树林的掩护,向西北方撤退,很快摆脱日寇重围。当看到其他学员遭到日寇围堵时,便带领其他配枪学员从侧面向敌人突然发起袭击,迫使敌人不得不抽掉一部分兵力扑向他们,吸引了敌人火力,为其他学员突围创造机会。由于敌众我寡、武器悬殊,在协助其他学员突围时,徐洪恂、徐洪贵壮烈牺牲。在这次突围战斗中,共牺牲了37名农抗团学员。史称“老屯惨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曾任徐州地委常委、副专员的高秉田同志故地重游,给党史办的同志们讲述老屯惨案,并提出应为死难的同志申报烈士,对死难者的家属给以抚恤和照顾,以慰在天之灵。此事至今没有着落。
“老屯惨案”发生后,家中得知二人牺牲的消息,悲痛万分。徐洪恂、徐洪贵年纪轻轻,均未成家,可谓英年早逝。家里派人偷偷将两位英雄的尸体抬回,但见弹孔累累,全身是血,因怕引起鬼子的注意,便直接抬到祖林,草草下葬!送尸体回来的还有一位骑着枣红大马、面色红润、身着八路军军服的人,人称“老司”,此人便是司贺峰。老司带来了丁梦孙的书信,信中表达了对二人牺牲的悲愤之情和自己的歉意。
爱国热情与丧子之痛交织在一起,更激发了徐奎元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痛恨,他表示愿倾尽家财支持共产党八路军抗日保家,请部队前来为自己的孩子和其他惨死的学员报仇雪恨。司贺峰向省委作了汇报,希望派部队到鲁南临郯边区北部帮助打开局面。省委答应了这一要求,随后派钱钧团长、汪洋政委率领沂蒙山区根据地四支队二团,于1938年11月15日来到黄山、蝎子山一带开展工作。
当时钱钧团长带领八路军200多人就驻扎徐奎元家中。徐奎元拿出家中钱钱财购粮,安排八路军队伍吃住。因队伍庞大,引起了日寇的注意。
11月5日日寇集中兵力“扫荡”,四支队二团和“农抗团”紧密配合,在黄山、蝎子山展开了一场反“扫荡”的战斗并取得胜利。吃了败仗的日本鬼子从临沂城内调集了大量步兵和炮兵再次进行大规模扫荡。丁梦孙在徐奎元家工作时发展的“内应”提前将消息告知钱团长,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较大,决定分散转移。徐奎元也安排家人随军南撤。日寇在黄山村北架起大炮进行轰炸,但因部队南撤并未造成伤亡。穷凶极恶的日寇沿着沂河向南扫荡并在苍山庄坞一带和八路军开战,钱团长做出指示采取游击战术,声东击西,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安排一小股部队在河东打枪吸引鬼子注意力。鬼子果然中计,大量步兵向河东扑去,仅剩少数步兵和炮兵。我军主力迂回包抄围剿鬼子炮兵,神兵天降,使鬼子的炮兵措手不及,双方展开激烈战斗。最终打死日本士兵多人,缴获日本钢炮两门,机枪五挺,弹药物品一宗。此次战斗的胜利,鼓舞了军民的抗日士气,并获得上级表彰。钱团长代表部队向徐奎元表示感谢。后因战情需要,钱钧团长带着部队向其他地方转移。
后来,徐奎元带领他的二子俆洪刚加入了鲁南抗日民族大队,并担任第六大队大队长,继续开展抗日斗争。1942年1月12日,日本鬼子调动大量兵力围攻抗日根据地苍山矿坑,激战数夜,终因寡不敌众,在突围中徐奎元英勇战死,享年50多岁。失去主心骨的家族仍然继续为抗日斗争捐款捐物。
自1938年到1942年的4年期间,我们家族中就有徐奎元、徐洪恂、徐洪贵、徐洪刚等为了抗日而牺牲。我的家族抗战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缩影。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东方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