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例说中考作文命题应把握好的几个标准
发布时间:2012-08-11 20:25:57 作者:王益民 发布者:wangyimin 浏览次数:4453  类别:指导文章  
江苏省 >> 镇江市 >>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版权:三槐堂教育博客

 2012年中考已然结束,而关于作文题的议论却刚刚开始,很多人习惯用几家欢喜几家忧来形容作文题公布后的社会心情,更有人说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中考,得中考者得人生。其实,不论民间如何评价,审视当年中考作文题不仅有利于来年命题的改进,也有利于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育的修正,尤其是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行后,更具有廓清误区的意义。

我们先来看看江苏省十三大市作文题以及在试卷中占比情况:

(表略)

由上表可知:今年在命题形式上有11市为命题作文,镇江、宿迁2市为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在话题作文前几年一阵喧嚣后重登排行榜榜首,且有独霸天下之势。13道作文题选材导向有两个特点:一是瞄准学生的当下生活,如,阅读生活、成长的故事;还有一个是考查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如,对于幸福的理解、对于某些主张的理解。从作文分值上看,占试卷总分比例****是常州市,达50%;次之是无锡和苏州,占46.15%;比例最低的有六个城市,均为40%。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作文平均占比45.13%,较之苏北地区40.83%高出4.30个百分点,比苏中地区41.11%也高出4.02个百分点。

那么,从作文题中,我们到底能看出中考作文题的命题到底要遵循哪些标准?有这样的几个,值得关注。

一、真实度:作文题要能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让学生有真话可说

叶老曾经说过,凡是圣明的国文老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过学生的经验范围,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的经验范围内,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断不可出一些离奇的题目,离开学生经验十万八千里,叫学生搔头挠肋,叹息说没有意思,没有材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七到九年级的写作提出了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所以真情实感几乎成了所有大市作文的****条评分标准,那么,如何能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呢?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就显得格外重要。

南京题目的带一本书去旅行,不揣冒昧,命题人可能是受林达,也就是写过几本近距离看美国的那个林达的著作《带一本书去巴黎》的启发而命题的。命题理念是完全正确的,让学生把书本上看到的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打通生活与书本的关节。但,正如有考生所坦言:带一本书去旅行,这样的旅行有点累。当然,不是真的要你去带一本书,但旅行成为文化之旅的确有点累,余秋雨老师不也在说是苦旅吗?

南京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推荐的课外读物有《西游记》《水浒传》《繁星 春水》《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童年》《昆虫记》《骆驼祥子》《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简爱》《鲁浜孙漂流记》,亲爱的读者,我不知道这十几部哪一部(哪几部)更适合于带着去旅游

孩子们还小,他们喜欢去恐龙园”“欢乐谷”“乐园”“方特,带一本书,是林达、余老师文化名人和风雅之士风格,孩子们,不要让旅游太沉重,还是让他们在没有任何文化压力的情况下开心旅游吧!这个暑假,对于他们来说很难得,本性一回、原始一回又何妨?

所以,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是真实的、所有的学生生活实际,命题者要克服城市中心主义,有遗忘的角落,如农村孩子、打工子弟、差生群体都不是好作文题。当然,不仅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还要让学生有真话可说,因为有的作文题看上去有话可说,但到头来难以有真话可说。

无锡市的题目幸福就是现在,有网友爆料说,姚卫伟主编的《美文精粹全国优秀作文选》197页就有原文,这并不奇怪,这个题目主题就是幸福,这方面的平时操练是大家都有的。幸福一类的作文题无论怎样变式都不离幸福”“其宗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命题没有为难考生。

然而,幸福对于孩子们来说只是一种初步的感性认识,很多孩子并不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可能这更接近于真实,尤其是九年级的孩子,正处叛逆期,他们对身边的幸福是有自己的理解的。作文强调要写出真情实感吗?假如他(她)认为并不幸福,你又要让他(她)写出真情实感来,这是不是引导孩子们说假话呢。或许你又要说了,作文题具有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错的,但是你现在要选拔的是真人,而不是迷失自我的假人。作文题,附加太多的政治色彩,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败,或者说是话语霸权。令人高兴的是,其余12市的作文题从立意上看就没有非此不可的限制。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上海今年中考也在进行价值观的引领:心里美滋滋的,还有盐城题目眉头舒展了,既含蓄、又有生活情调。

我们大家熟知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是没有题目的,写5000字好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复赛题目是以最初,然后……结果(竟然)!为构思线索,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学生作文自由度之高非考场作文所能比肩。

二、思维度:作文题能考查出考生思维的梯度表达的层次

中考作文不设审题障碍(后文将详述),但不等于没有障碍,中考除毕业功能外还有一项选拔功能,好题目人人能写,但也要能考查出学生思维的深度。好的作文题有意蕴但不隐晦,不太实也不太虚,绝大多数考生都能从题中悟出写作指向,不至于离题,也不至于大家都处在同一个层面。

镇江今年考题是“    让我与众不同,这道题虽然具有选材的广泛性,但要想写进一类文去,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这个题目能考查出学生的思维的梯度,比如写音乐,让我与众不同,很多学生容易写自己如何热爱音乐,为音乐而疯狂,却忽略了与众不同音乐自然是题眼与众不同是又一题眼,所谓与众不同是个比较级,比如,可以写成音乐让我比起只知读书的同伴生活更加丰富,更加有气质,更加自信,更加充满诗性与快乐。当然,横线上所填与所写本身就能体现思维的梯度。

还有苏州,心中有支欢乐的歌,题目延续了苏州中考作文一贯的主题导向:反映当代少年丰富多彩的成长姿态和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心中有支欢乐的歌,今年这个题目想着就喜庆,有一种昂扬的旋律,有老师说,题目的开放性相当强,写作空间很广。心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实指歌曲,也可以比喻某种情感、志趣等,可以涉及自然、艺术、个人、社会等,可以记叙、抒情、议论等。同时,有支欢乐等词又起到了限制作用。有支强调数量为一,欢乐要求这必须是一首积极向上的、令人愉悦的。从审题的难度来看,只要细心读题、扣住关键词,是不太会偏题的。

不过,相对于镇江、苏州的题目,盐城眉头舒展了更能体现思维的梯度,眉头舒展了的意思就是纠结或者担忧的心情释怀了,这让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有话说。但,选择写的眉头舒展了,什么事情让主人公的眉头舒展了,尤其是舒展这个题眼。舒展的是眉头,放松的是内心,这是一个充满动态的过程,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自然也要把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表现清楚。从担忧或者纠结的心情如何一点一点地放松开来的。这一命题关注了学生的成长,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有效地拉开不同作文的差距,体现出思维的层次,是一则很有区分度的命题。

三、新颖度:作文题要不落俗套,让学生熟悉而又陌生

新颖的中考作文题,能拨动考生的心弦,激发考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考生的写作潜能,也能避免被押题、套作,考查出考生真实的写作水平,达到中考命题选拔的目的。新颖的中考作文题,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犹如一位熟悉的陌生人。说他陌生,是因为他,好像没见过;说他熟悉,是因为仔细想想,似曾相识,一旦打开尘封的记忆,这位陌生人的音容笑貌便会浮现在眼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今年13市作文题,或比喻、或化用、或引领,不去求全责备的话,的确新颖、别致、动人,历年****。

还是来说说镇江今年作文题“      让我与众不同,记得孩子们升入初中后要完成的****篇作文往往是这就是我之类的,介绍自我,让新的集体迅速认识,语文老师的提示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特点,也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还有的老师,干脆把作文题改成与众不同的我”“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的与众不同,复杂一点的我也与众不同”“与众不同,让我如此美丽。但是,镇江今年中考作文题却超越了既往而不落俗套,同时作文题又源自教材,让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

不落俗套的另一点是由写转而写自己横线上补充的那个词,横线上需要补充的词范围无限广阔,从词性上,可以填上名词:父亲、老师、名著、音乐、责任、偶像、青春、舞蹈……也可以填上动词,如:劳动、学习、做好事、分享、哭泣……还可以是形容词:诚实、快乐、勤奋。为了让自己的补充部分与众不同,还可以补充一个短语,今天的演讲”“奔跑的身影”“悄悄地离开”……《这就是我》是写与众不同的,而“      让我与众不同是写横线上的那个词,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推想,今年作文下来一定会为我们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学生生活世界,这个作文题及避免了雷同、又有效克服了套作

常州的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在新颖度上也是值得关注的,发现是结果,用心是态度,观察是过程。它的新颖度一是体现在用心这个词,体现了学习品质的重要性,写成记叙文,可以按情节发展,认识由浅入深;也可以先写原本对用心观察不以为然,然后写从不用心到用心,发现的东西截然不同。二是能将语文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上海市2008年高考作文题是他们,题目一出,备受追捧,原因就在于不落俗套。扬州市中考题不能没有你就容易使人浮想联翩了,就如2010年镇江中考的叫我如何不想他一样,颇受非议。这些都是一个字惹的祸。

四、障碍度:作文题要设障碍,但不能障碍重重

各地中考都在宣称不设审题障碍,这点看上去很人文,但操作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既然是命题作文,我们称之为不自由作文(相对于学生日记而言),就一定有审题的要求,或曰障碍,大小而已,并且,为增加作文的区分度,从近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向来看,障碍是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巧妙,所以不设审题障碍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那么,如何设审题障碍呢?有两个办法,一是限制,也就是使外延较大的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属概念,南通就这样慢慢长大长大”——“慢慢长大”——“就这样慢慢长大等。前几年流行话题作文,这几年之所以在试卷上消逝了,是因为话题作文几乎没有审题障碍,不利于区分考生作文水平的高下。第二个办法,在题目中使用比喻修辞格,这种命题形式越来越多,苏州的心中有支欢乐的歌、连云港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淮安那条河,题目中均蕴含了比喻的修辞。

徐州又是一个新起点新起点是一个比喻,学习的新起点、生活的新起点,道德品质的新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每天、每件事都是一个新起点。战胜挫折是新起点、取得成功是新起点,问题是,这个比喻有两个难处,一是起点本身并不形象,它具有哲学的抽象性,对于初中生来说,有点难;二是把一件事的意义理解成新的起点,在语言表达上还隔了一层,初中生很难有此技巧的,即使有,也容易贴标签式的。再加上又是一个新起点中的字,学生在考场上拿到这样的题目,是容易懵的。徐州的有位名师跟我说,他看到题目有点晕,甚至把QQ签名也改成中考作文题越来越玄恐怕不仅仅是有感而发。

所以,作文题一定要有审题的要求,但不能过于晦涩,否则,就是障碍重重了。

五、提示度:作文命题中的提示恰到好处

命题作文,除题目外,还有要求,一般是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这两项是必备的。有的市,如连云港、无锡、宿迁、南京、淮安题目前还有提示的内容,我们来看看淮安市的作文题前的提示

河,无处不在。一条条河流,或悠长,或曲折,或激荡,或平缓,或清澈,或浑浊……无不吸引着我们寄情抒怀。生活中还有无数条无形的河,在我们身边流过。河流也一定影响着你的生活,触动着你的心灵。

假如没有这段提示,而是直接让学生以那条河为题写作,可能更加开放些,农村的孩子都见过河,河里都有故事;城市的孩子即使没见过河,也应知道长江、黄河,也应知道保护水资源。但有了这段提示,考生容易从真实的河走向抽象的河,走向比喻意义的河,这当然很好,但选材范围一下子就变窄了。所以,提示的作用首先应该是帮助学生在考场能打开思路,而不是越越糊涂。

宿迁市题目我的     主张前也有一段提示主张,是对如何行动所持有的见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交友,如何消费,如何环保……你总会有自己的主张。应该说,这里的提示是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的。可惜这个文题导向了议论文,显然不符合初中生作文训练的重点的要求。

从整体上看,保留提示5个市的提示作用均不大,去年开始,作文题前繁琐的提示语开始消失。相对而言,比较浅显的中考作文题,实在是不需要加那么一段画蛇添足的话语,如,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也开始简化题目之前的提示语了。

总之,无论是题目的真实度”“思维度”“新颖度”“障碍度,还是提示度,都是在开放限制间进行辨证行走。过于开放或过于限制,都会影响成绩的区分度,自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因此,作文命题不管怎样强调,甚至求疵,也不过分。

 

附,

洋高考让我们看到差距 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黄玉峰    来源:文汇报  

今年高考尘埃刚刚落定,文汇报《文汇教育》周刊即以整版篇幅刊登文章专门介绍国外高考的作文题(文章刊于2012628),大有其深意。

上世纪初,爱国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为了办好中国的职业教育,踏访美国、英国、日本、菲律宾等地。他说: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国内考察,寻病源也。他明确表示是去西方找药方的。睁眼看世界很有必要,多一点见识,才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我们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希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真正改变作文命题现状,缩短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

一个好的题目,会让人产生应答的欲望,会引发人无限的思考趣味;一个愚蠢的问题,只会令人感觉无聊、乏味,回答这样的问题无疑是一种痛苦。

好的命题其实是很朴素的,就是要解决一个具体的、明确的问题。它在审题上应该没有难度,要让考生人人都看得明白,在观点上应该没有倾向性,考生直抒己见即可。

作文题目指向不清,使得学生根本不用好好读书;观点上的专制主义,使得学生不用思考,也不能思考。既不学,又不思的教育,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好的题目能够考出思想,考出读书的量,也能考知识的储备和独特的个性。学生备考的过程,应该就是读书的过程,就是充实自己的过程,而不是学套题、背范文。

国外考题更注重引导学生独立严肃的思考

作文是思想的载体,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考试,高考作文题的优劣直接反映出这个国家国民思维品质的导向。一个好的问题,会让人产生应答的欲望,会引发人无限的思考趣味;一个愚蠢的问题,只会令人感觉无聊、乏味,回答这样的问题无疑是一种痛苦。

洋高考当中最让国人感慨的题目来自法国这个孕育过卢梭、伏尔泰、左拉、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国家。看到他们的高中生要做的文章,我们痛苦地感到差距: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什么?”“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解释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等等。试想,若是中国哪个大学的哲学系能招到这样一批已经对这些问题有分析有观点的学生,教授们会有多么兴奋!

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工作,是否仅仅为了有用?面对这样尖锐的问题,我们讶然,这是高中生做的题目吗?在中国又有几个成年人有能力或者说有勇气去探讨这样的问题?

再看看其他国家的高考试题。日本东京大学入学考试要学生读中国古典典籍《左传》的晏子对齐侯一节,从的辩证角度讨论国家治理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是什么?新加坡的试题是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那我们为何还要学习哲学?考生如果能够对这样的社会、人生、哲学问题有独立严肃的思考,才是真正成人的标志。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看到这里,是否感到惭愧?

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道我们的孩子还不够努力?难道我们的老师教得还不够多?不是,这样悬殊的差距背后,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上说,他们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何谓批判性思维?许多国人还感到陌生。是的,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教这个。简单地说,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必然是在一个明确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上体现出来的。

好的命题都要解决一个具体的、明确的问题。如新加坡某年的高考试题:科学鼓励质疑,而宗教排斥质疑,你怎样看?这样的题目在审题上几乎没有难度,人人都看得明白,根本不可能出现离题偏题的问题。考生必须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不能忽悠,不能发散,写不出就是写不出,能说多少就是多少,来不得半点虚假。这个题目的难度是在于问题本身,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值得反复思考辩论的问题。题目本身没有倾向性,考生完全没有必要迁就任何人的观点,直抒己见即可。阅卷官在考生阐述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个同学的真实水平:思维、积累、视野、表达、感情乃至境界。好的命题,就是这样朴素,功夫不在表面。

花里胡哨的题目不知要考学生什么

而我们的不少作文题提出的问题本身并不需要思考,却在审题上给考生设置障碍。一些题目争奇斗异,花里胡哨,不知要考学生什么。

今年高考中受人诟病的是新课标卷和安徽卷的两个作文题。

新课标卷作文题船主与油漆工,讲了一个胡编乱造的故事。大意是船主请油漆工给船刷漆,油漆工顺手补了船底的洞。后来船主给油漆工送一大笔钱,感激地说:当孩子们坐船出海后,我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出题者究竟想说明什么?这个故事逻辑之混乱,叙述之吊诡,引来一片声讨。故事中的两个角色都莫名其妙。船主明知船底有洞也不采取措施,视亲子的性命如儿戏,如果不是糊涂透顶的浑人,就是有什么阴谋。但若是如此又何必掏钱谢油漆工?而油漆工在工作时发现如此重大的安全隐患,应该立即通报主人,请专业人士来修理,或者通知将要使用这条船的人,这才是责任感,怎么会不声不响地去随手补上补船不是他的专长,若仅仅凭感觉去,很可能会造成不规范的操作。

一个有最基本思考能力的人,****反应必然是质疑故事的漏洞百出,但质疑在应试中是无用的。考生明智的做法是对如此赤裸裸的愚蠢视而不见,而是按照出题者的心意,提炼举手之劳懂得感恩这两个平庸的立意,再选择一个好写的角度,敷衍成文即可。

另一个让人无语的题目是安徽卷的梯子不用时请收起,好像禅宗和尚在打机锋,一眼看去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笔。

我们应试作文的教学中有一块很重要的训练是审题,说到底就是要学生千方百计去揣摩出题者的圣意,但其实这个圣意,出题者自己也不明白,至少是不清晰的。题目既不明确,还思考些什么?对考生来说,思考越多,偏题可能性越大。

霸道专制的题目让考生只能乖乖附和

我们高考作文命题的问题,除了题目本身指向不明确,在观点上也极其霸道专制。

今年浙江卷作文题站在路边鼓掌的人,也许讲的是平凡与伟大的关系。对于材料中的观点是否认可,本应该是可以各抒己见的,然而题目的倾向性非常明确,考生必须以甘于做一个凡人,为别人鼓掌等作为立论。万一哪个考生是叔本华、尼采的信徒,认为我不愿做站在路边鼓掌的人,我偏要做一个被别人鼓掌的人,那就是审题错误。要是屈原大夫复生参加高考,写上一段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恐怕要被判为不及格。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去年江苏省的作文题恰恰是拒绝平庸。写这个题目,若有人反弹琵琶,说自己愿意做一个站在路边鼓掌的人,也是要不得的。

其实不管是拒绝平庸,还是安于平凡,都不过是出题者的个人意见罢了,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反正永远是出题目的人对,考生只有乖乖附和。这样的题目,根本不是在比人文素养,更不是在比思想深度。大家都是附和,只不过在比谁附和得最好看、最新巧、最华丽、最肉麻罢了。这是明显要求考生睁眼说瞎话,闭眼编套话。

高分作文可能是精致的万金油

题目的指向不清,使得学生根本不用好好读书;观点上的专制主义,使得学生不用思考,也不能思考。既不学,又不思的教育,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这样的考试,炮制出来的所谓高分作文,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反正题目也不知道要你讲什么,于是只要表面上扣题即可,然后想办法选一个最安全的角度,说一通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来糊弄自己,糊弄阅卷官。

请看下面的文字:

我等有幸处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大中华,有着深厚的底蕴,听孔老之教诲,感孙文先生之遗志,理应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如王观堂先生所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持一等之志,追寻曾国藩先生所向往达到之太上立德,其次立功,而后立言的人生境界。

这段文字摘自据说是某地一篇高分作文,这篇被阅卷组赞许为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将来考生奉为楷模、揣摩模仿的对象。但是,读者能否看出,这段话究竟想要表达些什么?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样的文字是禁不起细看的,像这样由一堆名人和名言堆砌起来的空话,既可以套梯子,可以套感恩,也可以套微光理想责任甚至希望收获云云,其实无非还是表决心,喊口号,只是用一种更精致的万金油罢了。

历年高考高分作文中充斥着大量这类华而不实的文章。即使被称为所谓奇文的,如当年轰动一时的《赤兔之死》,如七言长诗《站在黄花岗烈士陵园的门口》之类,也不过是在玩弄更奇巧的文字,去表达一个迎合上意的东西罢了。

这些文章共同的特点是用一些华美空洞的修辞,来包装一个平庸空洞、似是而非的思想,恰似一锅劣质的心灵鸡汤。这不能怪学生,他们也不愿意这样。虽说考试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可我们打造的这副镣铐未免也太沉重了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275.879毫秒